演讲厅 2: 创新可持续未来 - 科技的力量
专题讨论
确保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可信度 - 挑战与解决方案
主持

张伟伦博士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人工智能及可信技术首席总监
张伟伦博士是应科院人工智能及可信技术部门的首席总监。他致力推动应科院的研发项目,领导金融科技及智慧城市发展领域,涵盖生成式人工智能、多媒体数据分析、联盟式学习、区块链系统、网络安全、私隐保护应用系统等。该部门屡获本地及海外创科奖项,包括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Asia FinTech Award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发明奬。
张博士的合作伙伴涵盖公私营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香港金融管理局等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他亦透过担任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科技发展常务委员会成员等多个义务角色,为社会作出贡献。
张博士拥有超过25年的研发及管理经验,並曾于美国加州的Sun Microsystems (Oracle)及ATI Technologies (AMD)工作。他获授香港城市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史丹福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及美国康奈尔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学位,以及取得多项美国技术专利。
演讲嘉宾

麦之驹先生
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数字政策办公室副数字政策专员(数据治理)

锺丽玲女士
个人资料私隐专员
锺丽玲女士具有大律师及专业会计师资格。她在私隐法、公司法、税务、信託和行政法方面拥有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
锺女士亦拥有丰富的监管及行政经验。获委任为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前,锺女士为公司註册处处长、放债人註册处处长,並曾于律政司担任不同职位,包括民事法律科副民事法律专员。
在出任私隐专员期间,锺女士对修订《个人资料(私隐)条例》以更有效地打击「起底」行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並带领私隐专员公署的刑事调查部门对涉嫌「起底」罪行进行刑事调查及起诉。为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她还带领团队在2021年编制了香港的《开发及使用人工智能道德标准指引》,以及在2024年编制了《人工智能 (AI): 个人资料保障模范框架》。
锺女士曾为财政司司长成立的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跨境数据协作工作小组成员,现为香港大学亚洲国际金融法研究院专业顾问委员会委员及跨境数据协作港方专家组成员。

许遵发先生
Microsoft 香港区域科技长
许遵发为Microsoft 香港有限公司之区域科技长,协助制定政策,並带来与香港相关的科技解决方案,使他们充分发挥 AI 的潜力,推动企业和员工的成长。他又锐意将资讯科技的价值积极配合如医疗保健、教育、环境及本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公共政策,以促进重点政策范畴的数码进程,包括创意、保安和隐私、技术中立性、可达性及交互操作性等。
在出任此职前,许氏为惠普企业公司(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香港区的软件部门总监。许氏在香港ICT行业资歷甚广,为香港电脑学会、itSMF Hong Kong Chapter 及香港讯息科技协进会的理事会会员。同时,许氏亦担任不同政府及机构的公职如VTC职业训练局创新及科技训练委员会委员及其资讯科技小组召集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学校IT创新实验室计划」的谘询委员、香港总商会创新、数据及通讯委员会副主席,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数码经济发展委员会人才发展小组委员。
许氏毕业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为电脑科学荣誉学士。

蒙美玲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禤永明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讲座教授
蒙美玲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𧝁永明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讲座 教授,她于 1998 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並曾担任系主任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副院长。蒙教授致力各种联合合作,其中包括与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及何鸿燊博士医疗拓展基金会的联合实验室以及研究中心。她与 MSRA 合作成立的实验室其后升格为中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为香港中大首例。
2019 年,她领导的的跨学科团队成功获得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主题研究计划下的首个人工智慧项目,开发认知障碍症筛检的 AI 技术。2020 年,她创办了香港中文大学的人工智慧创新中心-博智感知互动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並担任总监一职。自 2019 年以来,蒙教授担任中大赛马会「智」为未来计画的课程发展负责人,主导开发香港首个以人工智慧伦理为重点的大学前人工智慧课程。此「AI4Future」计画在2021 年荣获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智慧市民奖」金奖。该课程于 2024 年起在全港中学推行。蒙教授及她的研究团队获奖甚多,近期奖项包括第 49 届2024 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及银奖、2023 及2024 INTERSPEECH 最佳学生论文奖、2024 年美国国家医学院健康长寿全球大挑战奖项、国际比赛 DiaDoc@ACL 2022 第一奖、香港 SciTech Challenge 2021 公 开 组 冠 军 、 2019年 IEEE SPS Leo L. Beranek 功勋服务奖等。蒙教授曾被选为 IEEE SPS Transaction on Audio,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被誉为是该领域最负盛名的期刊) 的总主编,同时也是 IEEE、ISCA、HKIE 和 HKCS 的会士。
专题讨论
专题分享 – 低空经济的发展蓝图
演讲厅 1: 飞向未来 – 释放低空经济的潜力

陈美宝女士, JP
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
陈美宝女士于2024年12月5日获委任为运输及物流局局长。
陈女士在1989年加入政府,任职政务主任。她曾在多个决策局及部门服务,近年的职位包括于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出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秘书长(库务),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出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秘书长(财经事务),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7月出任运输署署长,以及于2020年8月至2024年12月出任运输及物流局常任秘书长(前称运输及房屋局常任秘书长(运输))。
专题讨论
通讯技术让美好生活成真 – 天地一体化网络
演讲厅 1: 飞向未来 – 释放低空经济的潜力
主持

招溢利博士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通讯技术总监
招溢利博士于2012年加入应科院,曾主导多项研发项目,内容涵盖4G至6G技术、频谱管理和智慧城市通信网络等。在香港本地,招博士受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委託主理多个电信谘询项目和基于5G连接的解决方案项目。
招博士是电子电机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曾于2022年和2023年担任电子电机工程师协会香港分会副主席,以及2020年和2021年担任电子电机工程师协会香港分会财务主管。招博士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是多种电子电机工程师协会期刊和多种其他无缐通信期刊的活跃审稿人,经常在电子电机工程师协会主要无缐通信会议的技术计划委员会中任职。
演讲嘉宾

林汉源先生
X Social Group 控股集团创办人兼行政总裁
林汉源自2023年起参与多项低空经济专案,包括维多利亚港的无人机灯光秀和帆船灯光游行。他在行业内的贡献频繁获得媒体关注,创立的公司X Social Group迅速发展,成为香港知名的无人机匯演公司,也是首批参与香港低空经济的企业之一。
在2024年,林汉源被香港设计中心DX设计馆评选为大湾区低空经济的宣导者及无人机商业发展的先驱。他目前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创科及新经济产业」召集人,香港总商会「创新、资料及通讯」理事与香港中小型企业总商会理事及香港理工大学总裁协会理事。
林汉源在中港主要媒体上发表了多篇有关低空经济的报导,並参与了50场与低空经济相关的演讲,积极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此外,他同时担任深圳无人机监测公司的高级顾问,以及通信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在香港地区的办公室主任。除了企业角色外,他还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元宇宙技术硕士课程中担任客座讲师,传授相关知识。

苏栋哲先生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通讯技术智慧出行技术总监、车联网系统总工程师
苏栋哲,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智慧出行总监,车联网系统总工程师,主要领导车联网(V2X)通信和应用系统、网联自动驾驶(CAV)系统的系统架构和领域研发,包括为应科院的V2X网络系统定义技术范围和整体系统设计。2021年,应科院在香港开展了全球最大型之一的C-V2X公开道路测试,涵盖了香港各种道路环境。应科院持续在香港、大湾区落地车联网及网联自动驾驶系统。

文伟松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团队成员
文伟松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可信自主系统实验室(TAS Lab)主任。文博士是自主系统(如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发展前沿的领军人物,强调安全性、可靠性和道德标准的重要性。特別是,文博士最近的研究重点是无人自主系统(UAS)的可信感知、定位和控制。文博士领导的TAS Lab拥有一群多元化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他们专门研究人工智慧、机器人技术、网路安全和人机交互。
2020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2018年)。在无人自主系统领域发表了40多篇SCI学术论文和45篇学术会议论文。曾担任智慧交通领域顶级会议IEEE ITSC、美国导航协会年会ION GNSS+分会/领域主席,担任期刊特邀编辑(电子学)、副编辑(如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等。其城市环境下高精度雷射雷达定位与测绘演算法研究获ION GNSS+ 2020最佳演讲奖(评委包括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部门首席科学家)及2021年TechConnect创新奖,並通过产业合作实现商业化。其技术突破获香港理工大学“青年创新人才”提名。文博士针对复杂环境的卫星导航定位演算法解决了城市环境下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工作成果发表于Inside GNSS等顶级期刊,並获得产业界认可,多次受邀做学术报告。 2021年,他还作为主要贡献者建立了产业合作关係,其研究成果已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专利认可。

丘建栋博士
深城交数字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
丘建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深城交数字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专注于多模式交通建模仿真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拥有17年的丰富经验。他不仅在交通建模软件TransPlan、大数据计算平台TransPaaS、低碳交通系统EmissionModel等系统平台的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成功推动了这些系统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达曼、阿联酋以及中国深圳、上海、重庆等20余座大城市的应用示范。他曾多次荣获部级、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笔5部交通类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是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评审专家。2015年,他面向全球创立了“未来交通实验室”,并被评为深圳市国资系统“十大青年工匠”、深圳市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在即将举行的应科院智能网联论坛上,丘建栋教授将以其深厚的交通科技背景,从技术的角度深入剖析低空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潜在商机。
专题讨论
释放潜力 – 深科技在智能方案中的角色
演讲厅 2: 创新可持续未来 - 科技的力量
主持

陈建龙先生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创新思维首席总监
陈建龙先生是专业的科技专才,在新兴感测与显示相关技术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作为应科院创新思维部门(INM)主管,他主导新兴感测与显示技术的核心技术平台研发尖端技术,包括光子器件、光学感测与显示模组、智慧硬体系统以及各类感测和显示演演算法。
在他领导下,INM研发的解决方案包括微型显示的液晶光阀技术、衍射光学元件、全息光学、用于防伪的波导光学技术、用于行为分析的3D感测模组及具私隐保护的事件感测模组、多因素生物特征感测设备以及增强现实/虚拟实境/混合现实显示技术。
陈先生的专业知识涵盖应用研究、产品设计和制造、产品营销、管理和初创企业。他致力透过技术授权、合同服务、管理层收购和分拆来推动技术商业化。他的团队开发的技术解决方案已在香港不同领域成功落地,包括护理、建筑、交通等一系列与智慧城市及元宇宙相关的领域。多年来,他们成功结合产学研资源,先后与内地及海外一綫厂商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及实验室,推动香港在感测及显示技术领域的发展。
陈先生先后带领研发团队赢得两项香港工业奖、三项香港创新科技金奖以及五项日内瓦发明金奖。作为发明家,他已申请10项专利,迄今成功取得六项专利。
他自2015年以来担任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的新型感测及显示技术论坛主席,並拥有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专注于数字及图像处理,亦取得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演讲嘉宾

Luca Verre先生
法国 Prophese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English Version Only)

Eric Jang 先生
韩国 May Display行政总裁

吴波先生
上海西井科技解决方案总经理
吴波,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现任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他于2014加入青岛港,以核心技术人员身份参与了全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2019年加入西井科技,先后担任产品设计、软件技术部副总经理以及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在西井科技期间,他不仅带领团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还在技术应用、商业案例落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专题讨论
智能充电与电网 –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电力系统
演讲厅 1: 飞向未来 – 释放低空经济的潜力
主持

史训清博士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副总裁(先进电子组件及系统)
史博士在先进半导体领域有30年的工作经验。2007年加入应科院之前,他曾于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飞利浦和英特尔等机构担任不同的研究及管理职位。
史博士1995年由清华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曾于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了超过120篇论文,拥有30个专利,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史博士现任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副主任,国家先进半导体产业技术联盟国际合作分委会的主席及北京大学客座席教授。
演讲嘉宾

杜天苍博士
深圳福田供电局及南方电网国际(香港)公司港澳事务部总经理
杜天苍,男,汉族,1975年9月出生,安徽人,研究生学歷,博士学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99年7月参加工作,高级工程师,现任南方电网国际公司港澳事务部总经理/深圳福田供电局总经理,同时兼任老挝南塔河水电站和香港青山电厂董事。具有电力系统通信、资讯、自动化的专业背景,拥有近20年的资产运营和管理经验,曾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智慧微电网一年。

胡剑平博士
海梁科技董事长
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创始会员及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胡博士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运输工程系,1992年于上海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博士研究生毕业,其后在美国堪萨斯大学运输研究中心博士后、并于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深造及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胡剑平博士拥有近30年交通运输领域行业管理、顶层规划、政策咨询及企业运营经验。1992年博士毕业后在深圳市政府运输局规划建设处、人事处、局长助理等岗位从事交通行业管理近10年,其后在深圳地铁集团担任常务副总经理、深圳巴士担任总经理、董事长等大型国有企业主要领导职务。
2001年5月-2004年10月任职深圳地铁常务副总裁期间,参与并推动了深圳市地铁1号线规划、建设及运营公司筹备,直到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
2004年参与深圳国资委四大国企全球公开招聘总经理并以总分第一名获聘深圳巴士集团总经理,任职期间创建了中国第一条电动公交线路及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公交车队;与BYD合资组建了全球首家纯电动出租车公司并任董事长;组建深圳通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深圳通有限公司的筹备。2010年主持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电子商务与移动支付应用重大科技专项。

锺树鸿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电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
钟树鸿教授于1991年和1994年分別从香港理工大学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自1995年起,钟教授一直在香港城市大学任职,现为学务长、电机工程系讲座教授以及智能能源转换及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他出版了两本书,撰写了十篇研究书籍章节,以及在其研究领域发表了500多篇技术论文,包括250篇经过审查的期刊论文,並持有80项专利。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可再生能源转换技术、能源收集、智能电网技术,以及应用于功率电子系统的计算智能。钟教授是IEEE的会士。他于2021年荣获IEEE PELS R. David Middlebrook Achievement Award,以表彰他在智慧城市能源利用技术方面的贡献。他分別于2020年获得了城大杰出研究奖和2018年、2022年获得了城大优秀教学奖。他目前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和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的副编辑。他曾担任IEEE Power Electronics Letters的主编(2014-2018),並于2010-2014年担任IEEE Power Electronics Society高性能和新兴技术技术委员会主席。他凭借创造的节能技术获得多个工业奖项。
专题讨论
赋能明天 –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协同效应
演讲厅 2: 创新可持续未来 - 科技的力量
主持

蔡振荣博士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物联网感测与人工智能技术首席总监
蔡振荣博士于2005年加入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近年他领导团队研发了多项创新技术,並屡获殊荣,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自动光学检测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瑕疵检测技术。由蔡博士领导的物联网及感测技术团队具有多方面的科技专长,包括高动态范围显示、智慧数字标牌、2D/3D 微型投影机、感测系统、扩增实境/虚拟实境头戴式显示、车载抬头显示器(HUD)、生物特征及人机互动感测、2D/3D自动光学检测、智能工业机器人、深度学习机器视觉、工业4.0智能制造、智能手机光谱仪及高光谱影像及物联网感测相关技术。
蔡博士是一名资深的研究员,拥有超过25年研发经验,並在美国、中国和台湾共有逾60个专利认证。
加入应科院之前,蔡博士在国立台湾大学指导学生在新型光学检测及半导体封装技术方面的研发,並曾任职于旺宏电子,负责新包装技术研发及大规模生产技术实施。
蔡博士获国立臺湾大学应用力学硕士及博士学位,以及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农学士学位。
演讲嘉宾

雷俊达医生
医院管理局新界西联网智慧医院计划委员会召集人
雷俊达医生是医院管理局新界西医院联网急症科顾问医生,兼任新界西医院联网资讯科技统筹及智慧医院委员会的召集人。雷医生是医院管理局智慧病房委员会的主席,领导负责一系列医疗数码转型、物联网应用和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项目。

麦骞誉博士
华润科学技术研究院机器人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麦骞誉博士荣获2024 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现任华润科学技术研究院华润 路邦机器人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他是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及人机混合智能专家。 2018 年, 麦博士自主研发了中国首台5G 仿生机械人, 並在「一带一路」沿缐国家展示, 展现了我国的科技实力。至今, 他拥有超过120 项专利, 研发了超过40 项产品。

黄俊文先生
贝智人工智能首席执行官
黄俊文先生热爱教育工作。他于2014年创立了贝智教育,一所为2岁及以上有学习困难的儿童提供应用行为分析(ABA)服务的学校。自2014年起,已为超过1,000名特殊教育需求(SEN)学生提供ABA服务。2024年,黄先生出任爱培学校校监,该校为第一所在香港教育局註册的小学,利用ABA为SEN学生提供服务。 黄先生也创立了贝智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慧(AI)、大数据和视讯和音讯通讯系统来支援SEN学生的教育科技公司。他现正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ASTRI)合作,在香港创新及科技局(ITB)资助下开发智慧综合治疗学习系统(3i-learning system),为SEN学生量身定制个人化教育计划。这个开创性的系统已被香港和新加坡特殊学校、医院和培训中心的 1,000 多名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广泛采用,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2024 年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最佳实践技术。 在创立贝智教育和贝智人工智能之前,黄先生在Alvarez and Marsal亚洲的重组团队担任高级管理工作 8 年,成功管理雷曼兄弟的全球重组,特別是,他负责保护和管理其在韩国的资产和利益。 黄先生是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博士生,並拥有香港理工大学会计硕士学位。他也是 IEEE 国际的会议的演讲者,主要探讨议题为针对认知和学习障碍人士的新一代科研技术。

刘杰博士
Apex Sphere Limited首席工程师兼科学家
刘杰博士是 Apex-Sphere Ltd., U Resonance Ltd. and Raymedy Bio-Energy Innotech Ltd. 管理伙伴.
自1986年开始,主力研究高速光电元器件及系统,于 1987年获得University of Glasgow颁发相关之硕士荣衔, 及博 士研究高速光电与微波。並于多家国际大 企业任职,包括在Bio-Rad 的半导体光电子部 任职亚太区经理; 由1996至2001, 于IBM 微电子部/ IBM 科技集团负责中国大 陆及香港的微电子分销业务,在2001年,刘博士加入一所美国新成立的光电公司,负责大中华区的业 务;
翌年,他于2002年成立的 ”香港光电协会”,成为该协会之创会会长,「香港光电协会」已受国际及国内的广泛认同。
刘博士洞悉专业培训的重要性,于2003年成立「Ralong Academy 慧朗商业技术学院」,致力推行六西格玛的管理、系统创新工程学和绿色制造之专业进修课程。慧朗在 中国及香港率先革新六西格玛,将管理系统本地化,使中小企业可灵活应用。